去年真的嘗試非常多的事情,工作關係感覺自己沒什麼時間準備餐點,也對外食沒有什麼興趣,就想開始找代餐,希望可以降低一些時間,也剛好想要好好面對一直復胖的身體,想要好好的「減肥一波」!
聲明:此篇文章無任何廣告意圖,僅分享個人觀點與經驗,禁止賀寶芙任何教練、私人等單位,節錄、截圖或是複製文字分享作為宣傳用途!
那時候剛好,有個朋友剛好慢慢開始接觸賀寶芙,一開始是想接觸其他家的產品,之後找了一下,才找到賀寶芙,根據他們說的是:「減肥的東西嘗試很多了東西都沒有效,直到賀寶芙才發現有效!」
在說這個故事之前,我想先說一些結論,這也是我認真觀察賀寶芙三個月的狀況!
聽到賀寶芙,其實很多人就直接想到「減肥」,於是很容易連結成「賀寶芙X直銷X減肥」,然後加上很多很多「復胖、腎臟出問題、很貴」的消息,就形成「賀黑」。
老實講,我現在算是「賀灰」,基本上不覺得他有什麼問題,但是就是貴了點,跟教練的素質有待商榷!
回歸到賀的本質,其實他們寫的很好聽是「體態管理」,其實這是英文的「Getting In Shape」的翻譯,其實健身跟減肥都是屬於體態管理的一環,在歐美的很早以前就有的觀念上,其實「減肥」是不好的,都是「增肌減脂」為主要目的,是要讓自己看起來更精實,近十幾年才引導到台灣,因為目的上跟「減肥」「減重」有類似的效果,所以就被連結到一起了!
回過頭來說,其實賀寶芙產品就只有兩個重點,第一個是「營養學」,第二個就是「熱量管理」,這個東西近期在台灣的健身圈比較多人討論,但是其實對於減肥來說,也是兩個非常重要的觀念!
攤開賀寶芙所有的產品,其實有分非常多的分類,以討論最多的「奶昔」來說,他只是賀寶芙的「入門產品」,所謂的入門,就是他是把他旗下大多數的針對「營養學」產品的功效都摻進來「一點」,沒錯,就是「一點」,然後把熱量控制在非常低的地方,目標是「熱量低但是營養素足夠」。
好的,那問題來了,這意味什麼,這意味這東西就是「輔助」,「輔助」的意思是什麼呢?就是他是幫助你進行熱量管理的幫手,但是到了台灣或是很多無良教練為了要銷售,就會跟你無腦的說「早晚餐喝這個就好」,但其實根本不是這樣處理的!
奶昔其實就是代餐,所以應該是作為計算熱量的「工具」,這是什麼意思呢?例如我們有時候早餐喜歡吃比較不健康,那我們可以在早餐內容上調整,例如減少一些品項,然後搭配「奶昔」,去降低整體的總熱量,至於其他的營養素,那些其實都是輔助人體機能維持的營養素,算是奶昔的加成效果。
我其實認真算過,如果真的照市面上說的「早晚餐只喝奶昔」,就算中午吃爆吃到吐,除非是吃熱量爆炸的東西,不然其實很難吃到整體的基礎代謝,所以在這個熱量缺口的狀況下,當然可以達到他們所謂的「放心吃」的減重效果,但是這樣的減下去的肥,其實非常容易復胖。
他們說「不喝奶昔就復胖」,是因為當我們不喝奶昔的時候,熱量缺口回來了,那你沒有對應的運動跟飲食習慣,當然就會快速的「復胖」,基本上喝奶昔,跟你直接不吃東西是一樣的,奶昔在這種減重狀況下,只是一種安慰劑的效果。
那對於奶昔來說,其實就是當輔助,例如有時候我們想要吃宵夜,懶得煮又想吃鹹酥雞的時候,這時候可以喝一杯奶昔,熱量超低,還有口味,也有一些營養素,這對我們睡眠中代謝是有好處的,或是嘴饞的時候、想喝手搖飲料的時候,一杯珍奶可能就熱量爆炸了,所以可以利用代餐奶昔去取代,這樣就能更簡易的「控制熱量」,也達到省時、解決食慾的問題。
賀寶芙體系內,教練(經銷者)其實決定了成敗,簡單說,那個推銷給你產品的教練,關乎你的減肥成效,也關乎到你怎麼認識賀寶芙產品的。
那該怎麼判別教練是正常的好教練還是想框你錢錢的嗜血教練呢?
第一:他有沒有給你測數據?
體態管理的第一步就是測出自己的數據,如果他只管你的「體重」,那請你趕快逃!
第二:他專注的是你的體重還是體脂肪?
真正的健身觀念,關注的永遠都不是體重,是肌肉、脂肪、內臟脂肪的比例,所以如果教練只跟妳說體重減多少多少?請趕快封鎖他!
第三:賀寶芙奶昔到底怎麼喝?
坊間流傳「取代當早餐晚餐喝」,其實算是非常錯誤的用法,如果是告訴你「輔助、補充營養品」,那還能考慮一下!
第四:利用搜尋快速交叉比對他的營養學知識
營養學的知識,對一個教練很重要,就像健身房的教練需要知道不同的器械主要訓練的肌肉,有什麼錯誤會造成受傷的方式等等,對WordPress架站者來說,是了解不同的外掛,對網站的效果,而一個營養教練,就應該用有正確的營養學知識。
但是並不是交叉比對去質疑,其實營養學跟上述健身很多學派跟不同的理論基礎,也會因人因案例有所不同,所以還是要理性分析比對。
第五:是否有要你「運動」或是說「運動沒用」?
聽過很多賀黑說,他們教練都說「運動沒用」,但這些教練其實少了兩個字,其實是「單純運動沒用」,搭配營養學補充跟調整出適合的運動種類、方式,才是重要的!當然,完全不運動,也是不健康的!
第六:有沒有「天下營養品只有賀寶芙最高」的感覺?
其實對於歐美環境來說,我覺得營養食品的確是賀寶芙最好,但是台灣是生技產業大國,同樣功效的營養品,其實在台灣有更多的選擇!
第七:對營養配比有沒有了解?
賀寶芙的產品,其實很重視的「搭配」,奶昔其實讓整體搭配更好喝的基底,搭配的東西可以有適當的水果蔬菜等等,這些教練都會有自己的方式或是食譜,如果你的教練跟妳說,喝或吃單一兩三個產品就好,那就是他還不夠了解賀寶芙的產品結構。
第八:當你不想買產品的時候,他的反應是什麼?
一個好的教練,應該是了解每個人有自己的需求,可以溝通,不是不買就絕交!
第九:他自己有沒有運動的習慣?
一個有運動習慣(不管多少)的教練,基本上都比完全不運動的教練好,畢竟他會了解運動輔助的好處,不會一直跟你鼓吹「不運動就能瘦」的錯誤觀念!
第十:是不是會要你「零碳水」?
碳水的確是脂肪產生的一個原因,所以很多人會要你「戒碳水」,但是人體是需要適量的碳水的,當我們內臟脂肪多,或是脂肪容易形成,是劣質碳水吃太多,那是長期累積的效果,所以應該是選擇「優質碳水」,或是「碳水減量」,並不是全戒斷碳水!
長時間太少碳水,其實人體機能上會非常渴望碳水,沒有碳水的身體,減重非常快速,但是復胖也會很快,而且當我們人體跟身體都渴望碳水的時候,就是你「崩潰爆食」導致「減肥功虧一簣」的時候!
首先,在營養成分真的都沒有問題,問題是都太過「專業」!我想,用「專業」這個名詞來說,其實比較中立也比較貼切一點!
賀寶芙每一個產品的營養標籤,只有你加入會員(需要有人介紹),或是直接拿到產品的時候才能看到,在非會員的網站公開資訊上,只可以看到基礎的介紹,就是很普通的「營養品」,並不會讓你有機會研究他的營養標籤與成分。
我想這樣做,是因為這些營養標示那是屬於教練的「專業」部分,而且其實一般人也不用、很多也不會去認真研究「營養標籤」,我有很多次跟我的教練討論營養標籤的內容,他們都覺得我研究的太深入專業了!
其實,我認為賀寶芙產品,把營養素「都分開販售了」,當然理論上你可以說,這是為了銷售更多的產品,這是一個「結果」,我一開始也是這樣認為的,但我發現,其實如果你把賀寶芙定位在「超級專業的營養管理產品」,那就可以合理的解釋了!
就像居家健身跟健身房器械的差別在哪裡?居家健身其實我們很難知道自己訓練到哪一條肌肉,但是健身房器械的目的就是,專攻某一個肌群或是某一條肌肉,這就是「專業」的區別!
那營養品也是,每個人的飲食習慣、喜好都不一樣,當一個產品包含了一大堆不同的營養素,這個在賀寶芙的技術上一定是可行的,但是為什麼他一定要分開來呢?因為有時候每個人缺乏的營養素都不同,需要大量的營養素也不同,如果統一攝取,有一邊過量就是浪費,甚至造成身體的負擔或是反效果。
所以當這些營養素分開,讓教練自由搭配的時候,就可以依照運動狀況、運動強度、飲食習慣喜好、體重、身體質素組成、肌肉狀況、年紀、性別等等調配比例。
但是這樣的營養學教練應該非常少,之前聽過他們說C羅是賀寶芙的代言人,所以賀寶芙不是不好的產品,這是一個完全不管中間的「因果關係」,但其實是,我們是C羅嗎?我們有他們那樣的運動量、肌肉量嗎?
對我們來說,足球場跑來回一次可能就累了,他們是足球場全力來回跑要跑一小時的那種身體素質,那他們需要的營養素,是跟我們一樣的嗎?加上C羅多有錢,他的營養教練跟我們業餘的教練能比嗎?加上歐美環境有台灣這麼多生技產業公司嗎?
老實講,我使用賀寶芙產品的確是有「瘦」的,但是等等,還不要拿這個去說嘴,我是搭配大量的運動(跟之前的我比),跟整體飲食習慣的測試。
我先是聽我的教練朋友說了一套營養學的知識,買了一組比較能接受的東西,之後就依照他們說的營養學知識,自己去測試,同時一直研究有什麼樣的運動適合減脂,也適合體重較重、腳踝跟肩膀都有舊傷的我,也一直在研究產品的營養標籤,去對照正常飲食的營養標籤。
這幾個月,我做了這兩件事情,讓我徹底了解健身減肥這條路跟賀寶芙產品:
當然,只有一個啦,就是成本考量!其實整體來說,賀寶芙單一產品內的營養素濃度,都比其他品牌同類型商品低許多,價格卻是高一到兩倍!
以其中蛋白質來說,以我的需求每天需要至少120g的蛋白質含量,而以入門賀寶芙蛋白質產品「優蛋」來說,240g的粉就上千元,單份要吃到30g蛋白質,就快一百元,所以要吃到每天的量,成本就好幾百了,更不用說需要搭配別的產品,那一天的「營養」成本其實遠高於實際從飲食中取得。
當然,如果自己成本上可以負擔,也不想要去研究太多的營養學知識,自己的體重也不高,把賀寶芙當成日常的營養補充品,那是沒有問題的!
聲明:此篇文章無任何廣告意圖,僅分享個人觀點與經驗,禁止賀寶芙任何教練、私人等單位,節錄、截圖或是複製文字分享作為宣傳用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