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終於面對的Podcast這件事情,其實創業以後,很多人都推薦我前往Podcast的路上,我也在昨天上架了第一個節目第一個做品,有些錯誤,也研究了台灣Podcast的市場,加上朋友問的一些問題,我全部整理成一個文章,分享給大家!
雖然Andy自己認為文字是吸收資訊最快的方式,但是透過聲音的播放,也是非常有效率的方式,特別是Podcast這類聲音的資訊,可以搭配我們的日常,聽眾可以在通勤、運動、做家事、睡前、早起吃早餐時、晚上放空時收聽。
所以我們對Podcast要有第一個基礎認知,就是聽眾基本上都是「非專注」的狀況下收聽,應該很少數人會特別專注收聽一個Podcast節目,要思考,可以思考看看,我們什麼時間會收聽廣播、聽音樂呢?
硬體部分一隻麥克風就可以了,但不是很便宜的那種,Andy建議一隻價格大概在一千到兩千台幣的麥克風就已經有一定的水準,需要特別注意的就是要有「指向收音」跟「降噪」的功能。
指向收音指的是只有特定方位可以收音,目前很多麥克風都是做「全指向性」,意思就是麥克風周圍一整個圓都是收音的敏感範圍,「單指向性」就是只有一個或是兩個方位可以敏感收音。
降噪功能也很重要,因為我們沒有很好的錄音環境,通常都是居家房間等等,降噪的功能可以屏蔽掉環境的聲音,降噪多半都是屏蔽掉20分貝以內的聲音,這個聲音是我們的吞嚥、吸氣、口水聲,還有環境的冷氣、電風扇或是外面比較小聲的汽機車或是鳥叫,太大聲的鬧區交通噪音可能就需要靠後製處理。
另外,如果麥克風是USB的(通常USB介面麥克風比較好),iPhone手機要錄音,可以買一個「原廠」「原廠」「原廠」(很重要說三次)的USB轉接,插上手機再插麥克風,就可以透過麥克風收音,要在手機播放聲音再拔掉就好。如果不知道怎麼挑選,到Apple的直營店、經銷店詢問就好(就說要插麥克風USB設備)。
軟體部分,就是基礎的剪輯軟體,負責插入片頭片尾音樂、調整聲音等等以及轉檔,蘋果系統的話,iMovie就可以了,微軟系統的話也可以搜尋免費的聲音剪輯軟體,或是購買威力導演等相關剪輯軟體,以應付日後影音剪輯的需求。
當然,市面上很多用手機剪輯的教學,我自己是不喜歡在手機上處理那些東西,不夠精細又很費眼睛,就沒有研究了。
接下來就是要思考內容的部分了,以前總認為一集要半小時,但後來發現,不同的調性節目,可以擁有不同的長度,不過最長不要超過一小時就好了。通常20至30分鐘是大眾化的一個點,如果定位在短資訊、快資訊,五分鐘一集也是可以的。
內容題材上可以多方找尋、收聽自己喜歡的Podcast主題以及主播,並思考自己可以分享什麼,慢慢的規劃成自己的Podcast主題與節目。
Podcast有很多方式,除了唱歌之外,主要都是分享生活、思考與聊天。有幾種方式可以參考看看,看看自己適合什麼樣的內容類型。
單人獨白:這是最常見的方式,自己規劃內容,並自己陳述。
雙人對談:找一個夥伴,利用聊天的方式,引導出想討論的主題。比較正式。
雙人聊天:想要輕鬆一點的題材,可以透過聊天的方式訪談,例如跟姊妹淘、另一半聊天,一次一個主題,就能製作成一個節目。
採訪訪談:如果要更加正式的分享資訊,可以以一個採訪者的角度,以訪談的方式,分享被訪談人的經歷、心得等等,去撐起自己的內容立體感。
多人對談:如果是一個團隊,那也可以組成一個團體,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面向與專長,透過多人訪談的方式,可以針對一個議題、事件、主題等,用不同的角度專業,一次呈現不同的內容角度。
多聽:第一件事情就是大量的收聽別人的節目,至少要從頭到尾聽完一兩集,並分析他們如何製作內容。
多說:Podcast就是說話,所以一定要多說,這可以練習咬字、發音等等,可以閱讀文章、書籍等等,或是新聞。
多聽自己:我們都會對自己的聲音不習慣,而我們日常講話也會有很多的盲點,例如語速過快、太激動高亢、過慢、聲音忽大忽小、咬滷蛋、口齒不清等等,都是問題,把自己的聲音錄下來,多聽幾次,把自己當讀者去聽自己的聲音,是否能夠聽懂自己的話語呢?
不要害羞請別人聽:再來就是透過IG或是社群等等,把聲音錄製給別人聽,並傾聽他們的意見,反覆去調整自己。
接下來就是上架的問題了,目前來講Apple Podcast屬於比較封閉的,只有蘋果用戶可以收聽,也需要下載Podcast App,但是可以訂閱收費,我們放後面談。
一般來講,在台灣付費訂閱Podcast的風氣比較困難,所以很多直播主經營個人品牌,都是把Podcast當成一個行銷的工具,透過聲音累積粉絲群體,也是當成課程的前哨戰,吸引鐵粉參加線上課程,Podcast像是「免費的線上課程」,所以需要「跨平台」的特性,也不需要訂閱付費。
那就很簡單了,Andy推薦SoundOn這個網站平台,素人上架Podcast首選,我自己也申請帳號了,也上傳的一集,整體流程跟介面相當友善。
SoundOn他是聲音的平台,就是把聲音檔案拖管(放)在Soundon系統,同時他們可以把聲音資料同步到目前熱門的Podcast平台,就可以透過一個平台,上架節目到各大平台。
算是非常簡單的一個解決方案。
所有的Podcast平台都分為「上架到平台」跟「供給節目資訊」,前者就是我們自己把資料上架到單一的平台,後者就是透過第三方的服務商,提供一個RSS的資料,那平台就會定期擷取「供給節目來源」,達到上架節目單元的功能。
供給節目資訊換句話說,我們可以把系統當成一個人,這個人「訂閱」我們提供的「節目來源」,並自動幫你把節目上架。上述的SoundOn平台就是一種「供給節目來源」。
「供給節目來源」這種方式上架的節目不能開啟付費的功能,而我們自己把內容上架到專屬的平台,例如Apple Podcast或是Spotify,才能透過平台的服務,去開啟付費訂閱的功能。
以Apple Podcast來說,上架要付費訂閱的節目,需要透過Podcast Connect這個服務管理節目,同時也要訂閱Apple給Podcast主播的專屬訂閱服務,目前是一年570台幣。
可以,SoundOn有提供插入頭尾或是中間插入廣告的功能設定,如果開啟就能夠讓流量轉亂為收益,跟部落客的廣告Adsense一樣的概念。